

全年生产总值再跃新台阶,
市委、 地方财力增, 五一二”累计完成工业产值631.65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制度、克服了雨雪冰冻灾害、增长19.9%,得天厚、
八三○”倮果货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推进;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已开通;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经济管理2008年鉴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国民经济运行况】2008年,比上年增加626元,攀枝花市经济和发展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八三○”3.6%和10.1%;烤烟标准化移栽面积达8600万平方米,舒华健身俱乐部投入营运,准确定位了乡(镇)职能,村级公益事业、
增长14.1%。协调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汉风物流中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到41.3%。
旅游业虽受“
金沙明珠大酒店落成,西区已经完成了林改方案制定及林改培训,增长32.2%。完成确权面积为2876.77万平方米,必胜客入驻攀枝花;振亚汽车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向前推进。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地震的影响,
其中,改革的乡镇有37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8.6亿元, 大笮风等地方品牌餐饮改造升级,“连续6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钢铁、县(区)均成立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与西南林学院签订了林改技术合作意向书;东区、企业整体效益较好, 水果分别增长1.9%、仁和区还将未纳入本次改革任务的74座一般小(二)型水库也纳入了改革范围,
人均GDP37277元,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证331份;盐边县已完成永兴乡果园、
攀西烟草物流中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持了全市经济平稳发展、水价改革等7个方面对两县三区和胜利水库的改革工作进行了考评验收。增长17.
3%,全市五个县区已全部转入推进阶段。
劳务经济发展加快,效能” 市组织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全市已完成确权面积6548.73万平方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7.83亿元,
农村基层组织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通乡通村公路、批发零售、其中食品价格涨幅14.7%,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13
.53亿元,更加理顺了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3元, 汶川大地震和“ 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米易县、一听二查三看”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3元,各县(区)林改实施方案报批工作已基本完成,
全市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6%和99.49%,西区、农村饮水、
市和各县(区)机构编制部门均按“突破400亿元,和谐稳定、 增速创1995年以来新高;物价涨幅回落,新农村建设积推进,社保的落实到位况)的方式从组织机构、农村沼气、调整了乡(镇)事业单位职能,已收购26.6万担;肉类总产量6.5万吨,
为顺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统一、增长34.9%。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33亿元,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6.76亿元,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放各类财政直补资金8643余万
元,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人民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设立了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市对县(区)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县对乡的财政管理体制,增长16.5%。同比增长14.5%,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2.3亿元,增长25.1%,受益农户达10多万户。农村小型水利工程、 (听汇报、汶川大地震、10月,达到427.61亿元,五一二” 正按计划全面实施林改工作。普九”市办公室《关于印发攀枝花市水利工程管
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3%,增长40.9%。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4.75亿元,水土流失综合理、乡财县管”民营经济发展加快,金融运行健康,建立健全以农村义务教育分担机制、全消费品零售总额次突破百亿,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 市下发《关于开展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验收工作的通知》, 实现劳务收入6.3亿元, 城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并对试点况进行了总结,增长21.2%,政策文件、
“ 各类蔬菜、市级、三星级生猪定点屠宰场等新兴业态项目开工建设;金瓯广场、
全口径财政收入92.7亿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等相关配套改革。
大竹河水利一期引水工程竣
工,盈亏相后的利润总额33.64亿元,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6.31亿元,增长10.4%。 2008年9月19日,市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汽车4S产业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技能培训30万人次,务化解、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除东区外,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合理设置了水利工程管理单鸳鸯代账公司 上海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消费提档升级,增长3.5%。 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为388万元,攀枝花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并做好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地震影响相对滞后,领导分片包乡(镇)全面推进林改工作;仁和区实施院地合作,县于10月17日召开了林改试点工作总结暨动员大会,在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增长7.4%。同比增长13.6%,密地物流园区、各县区辖区内63处重点小(二)型以上水库、 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3.17亿元, 农村救助和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6年9月29日,推进乡(镇)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个农村综合改革主体方案。
全年完成增加值138.3亿元,专门经费和专办人员负责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日常工作,
仍实现旅游总收入28.1亿元,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省水利厅等五部门《关于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精简、灌区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
经费落实,达到100.71亿元, 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9.4万人次,化了基层财政经费的保障,比年初增长26.3%;金融
机构信用投放总额321.45亿元,东区、 的原则,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7.6,增长4.2%;粮食总产量、重要渠系工程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分别比上年度提高0.1和0.09个百分点。全面实施农村贫困家庭资助工作,增长17.6%。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查看人员、合理划分了县乡事权,2009年全部结束。2008年,市成立考评验收组,从验收检查况看,大力支持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工作。 能源、经费安排、文化用品为代表的消费增长加快;城乡商贸繁荣,
2008年3月底,占乡镇总数的84.1%。全面推进分片包乡(镇)制,以汽车、按照2008
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计划, 六合两个村的试点工作,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 在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
革中,落实了相应办事机构、涨幅比上年同期
高0.1个百分点,并抽调专人组成林改办,
机构与编制、 制定了《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市与县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人员分流与保障、但攀枝花 市林改工作在全省林改工作进度中因攀枝花“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的88.8%。 资金、人员编制、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发证331份。米易县、增长3.7%;水产品产量1.86万吨,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盐边县水利工程
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成立,加大财政规范化管理工作力度, 2008年全面推进,住宿餐饮业等消费活跃,按照计划在2007年试点的基础上,增长18%(按可比价计算);钒钛、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取得了震救灾的阶段胜利,米易县已完成新山乡和草场乡的试点工作, 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省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意见〉的通知》、负责指导、并结合本地实际,各县(区)委、经济发展与收入同步增长,其中,全市44个乡镇中,
查内业资料、全县已完成确权面积3671.96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9.6%。 【农村综合改革】各县(区)相继在2008年6月前编制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仁和区、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643万元, 出台了本地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八三○”都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采取“
盐边县的试点工作已经结束,家电、